资讯

展开

晋城五人出名了,招聘|中新社驻湘机构邀你加入工作群聊

作者:本站作者

1. 强降雨后地质活动相对活跃 如遇滑坡灾害该如何应对?

介绍:强降雨后地质活动相对活跃 如遇滑坡灾害该如何应对??  中新网成都8月3日电(祝欢)“我觉得交换徽章是一个很好的对外交流的途径。在交换过程中,可以输出一些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8月2日,“00后”中国选手、“排球男神”胡朕卓表示,在交换徽章的过程中可以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交流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  当日,成都大运会男排预赛C组第6场比赛中,中国队以3:0战胜阿塞拜疆队。“我觉得自己的表现中规中矩,还是有很多不应该的失误。”胡朕卓表示,自己将会不断总结提高,争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有好的表现。8月2日,成都大运会男排预赛C组第6场,中国队对阵阿塞拜疆队的比赛现场。祝欢 摄  这场比赛是胡朕卓目前得分最多的一场。“我觉得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上场前我就一直在活动,不让身体凉下来,才能有更好的竞技水平。”胡朕卓说,上场前调动出自己的状态至关重要。  “目前我已经交换到了12个徽章了。”胡朕卓非常喜欢这种交流方式。在成都大运村内,他常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交换徽章。  “我觉得在学习的时候,就认真把学业做好;在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好好提高打球的水平。”目前在清华大学就读的胡朕卓在分享学习“秘籍”时表示,合理分配时间是关键。(完) 【编辑:曹子健】

2.500架精密无人机“点亮”青海海西德令哈

500架精密无人机“点亮”青海海西德令哈  中新网多伦多8月3日电 (记者 余瑞冬)51岁的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与48岁的妻子索菲8月2日宣布,两人已决定分居。  已结婚18年的特鲁多与索菲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别发布了除主语外内容一致的声明。他们说,经过多次有意义而艰难的谈话,他们已作出分居的决定。  但他们在声明中说:“一如既往,我们仍是一个亲密的家庭,深爱和尊重彼此以及我们已建立并将继续建立的一切。”  他们同时强调,为了他们孩子的幸福,希望大家尊重他们二人及孩子们的隐私。资料图为当地时间2020年10月6日,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与夫人索菲在多伦多出席前总理约翰·特纳(John Turner)的国葬仪式。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特鲁多年轻时曾在位于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攻读文学,并于1994年获学士学位。其后,他在位于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完成教育课程,并在温哥华任教数年。2002年,他回到蒙特利尔后,遇到了童年相识、后来在魁北克的电视台和电台担任主持人的索菲·格雷瓜尔。两人于2005年5月结婚。他们育有3个孩子。如今长子泽维尔16岁,长女艾拉14岁,次子哈德里安9岁。资料图为当地时间2020年10月6日,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与夫人索菲在多伦多出席前总理约翰·特纳(John Turner)的国葬仪式。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加拿大总理办公室也对媒体证实,特鲁多夫妇“签署了符合法律的分居协议”,但“仍是一个亲密的家庭”,且“致力在安全、充满爱心和协作的环境中抚养孩子。”总理办同时表示,民众仍可经常看到这一家人在一起,而且他们将在下周一起度假。  1977年,贾斯廷·特鲁多的父亲皮埃尔·特鲁多在担任加拿大总理期间,与妻子、贾斯廷的母亲玛格丽特宣布分居。两人在1984年离婚。 【编辑:何路曼】的区别是什么?

3.抖音发布户外直播新规 从严打击低俗搭讪、恶俗PK等不当行为

注意事项:抖音发布户外直播新规 从严打击低俗搭讪、恶俗PK等不当行为?  “政府+银行”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额度每年提高至10亿元,建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业服务工作机制,探索民营中小微企业直报直查直追机制,积极主动靠前服务民营企业,全力推进民企积案清理集中攻坚……8月2日,广州市政府官网正式发布《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稳预期、强信心。  广州“民营经济20条”全文不到3000字,提出20条措施,可谓干货满满,全篇几乎一句一举措。《措施》一方面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另一方面结合广州民营经济实际情况,聚焦民营企业关切,分别从扶持政策、服务体系、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四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民营经济最大限度释放活力潜力。  文、图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民企融资难怎么办?  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年度总额度增至10亿元  扶持政策力度更大,进一步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  民企要发展,往往会遇到哪些难题?企业融资、市场机会、转型升级等都可能成为民企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对此,《措施》瞄准这些痛点,强调发挥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科技金融、企业信用数据等作用,进一步为民营企业融资增信。  如何破解民企融资难题?风险补偿机制来护航。《措施》明确进一步健全“政府+银行”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发挥年度总额度10亿元的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建立银行与保险、政府性融资担保等多方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对合作银行发放符合条件的普惠贷款风险损失按规定给予补偿。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可能成为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的原因之一。《措施》提出,发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作用,对合作银行向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所产生的本金损失进行一定补偿,鼓励银行为民营科技企业量身订制服务方案,打造专属科技信贷产品。  同时,对于不少科技型民企来说,“知产”如何变“资产”也是一大难题。对此,《措施》提出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普惠面,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合作银行每笔知识产权质押不良贷款本金损失给予50%的补偿。此外,进一步发挥广州“信易贷”平台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功能,加大信用融资产品创新力度,助力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和获得感。  如何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参与重点项目和开放应用场景是民企关注的两大领域,对此《措施》都有涉及。  《措施》提出,支持民营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梳理吸引民间资本项目清单,依托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开发布,并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等多种方式开展投融资合作对接。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按照“成熟一批、推荐一批”的思路,向有关金融机构推荐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金尽快落地运行,构建基础设施“投、融、管、退”良性循环。  应用场景方面,《措施》主打“人工智能”牌,提出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应用场景设计与建设。不久前,在广东省面向民间资本推介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会议上,广州就释放出30个应用场景,预期投资近40亿元,涵盖消费、能源、制造、医疗、交通、农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只要有投资项目的意愿,或有适合应用场景的新技术,就欢迎民营企业来“揭榜”,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发展空间、投资机会。  此外,支持民企升级转型,也能获得“真金白银”补助。《措施》明确,支持遴选确定的“四化”(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提升)评估诊断服务项目承担单位为规模以上的民营制造业企业提供“四化”评估诊断服务,符合条件的,按照每个企业“四化”评估诊断项目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对遴选确定的“四化”评估诊断服务项目承担单位进行补助。支持“四化”改造实施,最高按照项目投入总额的30%给予补助。  如何更好服务民企?  建立网格化联系服务民企、民营企业应急援助等“服务机制”  服务体系更完善,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如何不再是一句口号?建立起相应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也成为《措施》的一大亮点。根据《措施》,广州要建立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应急援助机制、信用修复机制、“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业服务工作机制等四项“服务机制”,为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环境。  政企沟通,越来越“网格化”。《措施》提出加强市、区两级政企沟通服务中心建设,探索镇街商会政企联络员网格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建设,及时广泛收集企业问题,助力企业诉求问题及时响应解决。  民企遇险,第一时间应急援助。对于生存发展困难、存在倒闭风险且影响面较广的民营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应急援助工作,依法为民营企业正常经营提供人力资源、设施设备、知识产权保护和政策信息等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克服困难、找到出路。  出现信用“污点”,加强指引及时修复。对于民企十分关注的信用修复机制,提出加强信用修复流程指引,对企业提交的符合修复条件的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修复申请,1个工作日内完成市级初审,支持民营企业加快重塑信用形象。针对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符合法定屏蔽条件的,及时采取屏蔽措施;相关信息被屏蔽后,因融资、招投标等需要,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减负焕新。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真正成为一项工作机制。《措施》明确,建立本地优质合规民营企业“白名单”并动态更新,成立市、区两级工作组,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对“白名单”内企业合理的政策诉求,予以优先办理。进一步健全和强化民营企业服务机制,畅通涉企事务受理渠道,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跟踪督办回访和违法惩戒闭环制度。  《措施》还提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培育扶持整合一批品牌性协会商会,鼓励支持协会商会加强行业研究、产业规划、标准制定,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管理制度等提供决策服务,充分发挥协会商会专业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行业共性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  如何让民企心无旁骛谋发展?  制定亲清政商关系“正面清单”“负面清单”  法治环境更优良,进一步稳定民营企业发展预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措施》提出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制定亲清政商关系“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开展民营经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探索建立民营中小微企业直报直查直追机制,严肃整治不担当不作为、官商勾结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主动靠前服务民营企业,依法依规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防范廉政风险,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强调加快出台广州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合法权益。  此外,《措施》提出集中清理一批涉及民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以及民营企业财产被查封、扣押、冻结久拖不结的案件。规范对民营企业的执法行为,依法实施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对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尤其是在民企关注的合规方面,《措施》提出建立企业合规免责清单,探索在清单范围内,企业由于创新出现的首次不合规在限定时间内整改完毕,依法不予处罚。实施行政合规和刑事合规成果互认等,通过一系列关键举措,助力民营企业心无旁骛推动高质量发展。  社会氛围更浓厚,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措施》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定期通过媒体报道、转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优秀案例。建立重点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每年发布广州市民营企业成长型新锐和民营企业纳税、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等相关情况。  热议  “20条”让民企宽心暖心安心  为支持民营经济最大限度释放活力潜力,让民营企业宽心、暖心、安心,8月2日,广州印发实施《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措施》的发布引发了广州民营企业家的热议,他们纷纷表示,将坚定信心,在广州推动“二次创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雯雯 图/受访者提供  怎么看?  梁耀铭 市工商联主席、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后不到半月,广州正式发布落地措施,一如既往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视和关怀,更给予民营企业家更多“安心”,让我们更加坚定决心、轻装上阵、聚力谋发展。  丘育华 广州市华安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措施》激发了民营企业家再次创业的信心和热情,最大限度释放广州民营经济的活力和潜力。对于企业而言,《措施》让我们坚定信心、主动出击,增强了专注开发属于自有品牌的压缩机,为加快暖通空调设备实现全面国产化的动力。  翟美卿 香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措施》聚焦本土企业面临的具体难题,尤其是在贷款融资、破除壁垒、审慎监管等民企关注的重点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具体而精准的举措,让民营企业感受到政府的真诚关怀、有力帮助、坚定支持。  关注啥?  孟丽红 香港祈福集团副董事长  《措施》有助于提升民营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建立健全的应急援助机制、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机制以及实施行政合规和刑事合规成果互认等措施,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经营环境。  陈泽滨 立白科技集团总裁  《措施》聚焦“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对民营企业参与到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有了更大力度的支持。同时,明确支持民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升级,这对企业而言,有很强烈的提振和激励作用。  陈东平 大翔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措施》提出建立重点民营企业定期激励机制,能够使政府更加了解企业家的需求和制定相关政策,真正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共赢。我深刻体会到市委市政府对于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作为企业家,我们要坚定地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创新发展。  如何干?  马春欣 广州南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措施》对本地民营经济、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看得准、看得深,推出的举措针对性强,稳定了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预期。着眼于进一步固引导、强保障、破障碍,为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加强了力量。  郭晓欣 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措施》激发着广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我们将点燃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脚步,不断激活新动力、再造新优势,奋力推动自身企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日报) 【编辑:李岩】

4. 北京门头沟:10名危重症患者和伤病员转运至市区医院救治

北京门头沟:10名危重症患者和伤病员转运至市区医院救治?  建设重大工程 增强发展动能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有效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潜力,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编者  从浩瀚海边到雾霭山巅,从广袤平原到茫茫沙漠,一项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正酣,为经济恢复增长注入持久动力。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  重大工程牵引,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以来,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领域重大工程铿锵突进,为稳投资、稳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央企业挑大梁,一批新项目落地,增加有效投资。  铁路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地下基础施工有序推进,贵南高铁贵州段开始按图行车试验……2023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6.9%,带动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5%。  能源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  中国海油宣布,渤海亿吨级油田——垦利6—1全面投产;中国华能领投陇东新能源基地风光一体项目,进展顺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太阳能发电投资增长84.4%,风力发电投资增长16.0%。  政府投资激励,央企投资带动,有效激发民间投资。  6月30日23时58分,全国首个“风火打捆”外送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全容量并网。项目总投资108亿元,依托上都电厂372万千瓦火电,建设200万千瓦风电,实现火电和风电协调优化。  “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由多家整机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其中三一重能成功中标120台5兆瓦风电机组。”三一重能有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扩大产能,今年3月,三一重能在新疆哈密启动大兆瓦智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近15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以下简称“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9%,比全部投资高7.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比1—5月提高10个百分点,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重大工程带动,促就业惠民生  重大工程建设,涉及众多上下游行业企业,不仅能发挥稳投资的重要作用,还能有效促就业惠民生。  鼓励属地用工,吸纳群众就业。  6月8日起,昌景黄(南昌—景德镇—黄山)高铁全线进入静态验收阶段。昌九城际铁路公司总工程师张捍东介绍,昌景黄高铁沿线尤其是鄱阳、余干等地农业人口较多,农闲时期劳动力务工需求较为旺盛。铁路建设期间,用工全面向属地倾斜,据不完全统计,仅高铁施工用工就超过10万人次。  据统计,上半年,仅水利项目施工就吸纳就业138.34万人、发放就业人员工资213.08亿元,其中农村劳动力103.24万人、发放工资146.95亿元。  实施以工代赈,帮助群众增收。  引江济淮工程,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江淮运河通道。自2017年年底开工以来,累计增加农民工收入超过16.2亿元,有效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6月中旬已累计下达2023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计划78亿元的基础上,大幅新增31亿元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22个中西部省份,共支持地方实施559个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将吸纳近10万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0亿元,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比例达33%,人均增收1万余元。  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彩云之南,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再提速。这项总投资780.48亿元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输水总干渠长度超过664公里,从水量相对充沛的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区。  “滇中引水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当地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约1200万群众将受益。”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关负责人说。  灌渠穿行沃野,大坝拔地而起。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1.76万个、投资规模7208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254亿元,同比增加18.1%,有效提升了流域防洪减灾、保障供水、复苏河湖生态等能力。  重大工程领跑,助力地区发展  重大工程往往兼具公共性、通用性、基础性的特点,建成投运后能够影响更多行业,以更显著的协同效应和乘数效应,助力地区发展。  重大工程,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以昌景黄高铁为例,项目总投资485.7亿元,其中,工程投资456.9亿元,动车组购置费28.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昌景黄高铁江西段站前工程,就采购地方石料共计1066.3万吨、砂共计732.8万吨。昌九城际铁路公司计财部主任黄小新说,截至目前,各参建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已累计向税务部门缴纳各项税费1.2亿元。  重大工程,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先手棋”。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持续推进,有力衔接了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为西部地区互联互通和对外开放带来新机遇。上半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6.6万标箱,同比增长20.9%。  “依托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省份成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现代物流、出口贸易等产业加速发展,经济增长呈现强劲势头。”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任晓红说。  展望全年,重大工程在稳投资、促增长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上半年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1个,总投资7011亿元。其中,审批68个,核准23个,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技术、交通、水利等行业。  本报记者 李心萍(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文章TAG:招聘|中新社驻湘机构邀你加入工作群聊  强降雨后地质活动相对活跃 如遇滑坡灾害该如何应对?  500架精密无人机“点亮”青海海西德令哈  抖音发布户外直播新规 从严打击低俗搭讪、恶俗PK等不当行为  晋城五人出名了  北京门头沟:10名危重症患者和伤病员转运至市区医院救治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